「大魚吃中魚、中魚吃小魚、小魚吃藻類與蝦類」的生態結構下,深海大魚壽命較長,又身處食物鏈頂端,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機率最高,魚體內累積了大量的汞、鉛等重金屬,最後被人類吃下肚,反而成為重金屬危害的誘餌!不少人擔心長期食用容易造成汞中毒。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,大部分食物中的汞是無機汞,但甲基汞在魚類、貝類出現,且大型掠食性魚類中濃度最高。

常吃深海魚會汞中毒?



我們知道吃魚有許多好處,不只味道鮮美,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。衛福部食藥署2017年首度訂定「魚類攝食指南」,針對鮪魚、旗魚、油魚、鯊魚等屬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類,訂出建議攝食量,只是這些魚類有什麼問題?又為什麼吃多對身體不好呢?

根據衛福部食藥署、農委會漁業署的監測發現,深海大型魚類體內有較高濃度的重金屬物質「甲基汞」。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指出,魚當中含有許多omega-3脂肪酸,多吃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,還能抗癌,對身體是好的,只是有某些深海大魚,例如:鯨魚、鯊魚、旗魚、油魚、鮪魚等,牠們在海中存活10~20年,又是食物鏈的頂端,加上現今海洋工業汙染嚴重,就可能有甲基汞汙染的問題。若是吃太多深海大魚,讓血液中甲基汞的含量增高,將影響身體健康。

甲基汞對身體的影響?



顏宗海醫師指出,甲基汞具大腦神經毒性,要盡量減少暴露。而在醫學上,汞有分為「元素汞、有機汞及無機汞」三類,而甲基汞屬於有機汞,在臨床上是沒有解毒劑的,因此政府建議民眾,要吃深海大魚沒問題,只是一個50公斤的人,一星期只能吃「半個巴掌大」,大約80公克的魚類。

顏宗海醫師更進一步指出,衛福部建議以下兩種人不適合食用深海魚:

  1. 孕婦:影響胎兒健康。
  2. 嬰幼兒:由於嬰幼兒大腦發育未完全,甲基汞會影響到其大腦組織神經的發育。

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,孕婦及嬰幼兒若要食用魚類,建議可以吃放在盤子中能夠看得到頭尾、完整的小型魚類。

怎麼吃魚才能避免重金屬中毒?

預防汞中毒:大型魚怎麼吃才能避開毒物?



顏宗海醫師說明,無論是重金屬或是戴奧辛、多氯聯苯等環境荷爾蒙等,全都容易累積在「內臟」,因此他建議盡量只吃「魚肉」就好,避免魚頭、魚皮、內臟及脂肪等部位,就能盡量降低吃進有毒化學物質的機率。

對此,譚敦慈老師也分享,自己在家中煎魚都會去皮,過去林杰樑醫師也曾表示,美國有研究指出,煎魚時去掉魚皮能減少40%左右的重金屬。

除了部位的挑選要注意外,「烹飪方式」也很重要。顏宗海醫師指出,要避免過度高溫的烹調!雖然魚類本身很健康,但透過像是油炸的高溫方式處理,例如英國人流行吃的「炸魚薯條」,這樣就可能破壞營養,反而不健康。

譚敦慈吃魚小撇步



  • 選擇巴掌大的小型魚(放在盤中可看到頭尾)
  • 不吃魚頭及內臟
  • 生魚片最好每周不超過6片
  • 魚以清蒸為佳
  • 煮魚湯則湯愈少愈好
  • 避免高溫油炸烹調
  • 選擇台灣新鮮盛產的魚種
  • 魚油含量高的魚:鯖魚、四破魚、竹筴魚

 

用「銀粉」補牙會汞中毒嗎?



除了大型魚類暗藏甲基汞危機外,早年補牙所用的「銀粉」,因為成分內含「元素汞」,是否也有汞中毒的風險?

對此,顏宗海醫師分享臨床案例,曾有一位病患,整口幾乎一半以上都補銀粉,一直很擔心自己會不會中毒,但透過抽血及尿液檢驗後,濃度數值都是正常狀態。

顏宗海醫師說,根據現行醫療準則銀粉無需移除,加上元素汞有揮發性,若是在拿出來的過程揮發至空氣中,被我們吸進身體裡反而可能造成毒害,因此建議患者不用移除,與銀粉和平共處就可以。

日光燈打破別用吸塵器清潔



顏宗海醫師說明,日光燈中含有「元素汞」,若在家中不小心打破的話,千萬不要使用「吸塵器」處理,避免元素汞受擾動揮發至空氣中,吸進人體影響健康。若不小心將日光燈或水銀溫度計打破,醫師建議可以用掃把輕輕地掃,再把玻璃碎片及水銀集中在袋中丟棄。

此外,顏宗海醫師補充,在醫院常看到患者因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,導致汞中毒,此點也要特別注意。